劉伯洋 教授
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劉伯洋🦹🏿,男🫷🏿,漢族,1981年2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現任中國矽酸鹽學會特種陶瓷分會理事。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功能碳材料🥨、多孔材料等領域教學研究工作,在低溫氧化製備新型碳材料和多孔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在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方面擁有授權中國發明專利和高水平科技論文🧑🏻⚖️,參與深海石油鉆采裝備關鍵部件蝕損防護材料研製及塗覆應用技術的開發等科研工作。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1年2月
職稱🩻🕌:教授
博碩導🍌: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byliu@shmtu.edu.cn
(二)教育經歷
2008年6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專業,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2003年6月👓,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取得學士學位
(三)工作經歷
2020.07~至今 就職於意昂3平台意昂3开户,教授
2012.07~2020.06 就職於意昂3平台意昂3开户0️⃣,副教授
2008.07~2012.06 就職於意昂3平台海洋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講師
(四)國際交流與合作經歷
曾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意昂3,任訪問學者
(五)社會兼職
中國矽酸鹽學會特種陶瓷分會第九屆理事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功能碳材料🧕✂️;多孔材料🧑🏿🎤;介電與吸波材料
科研團隊🚙:艦船電力電子材料與超材料研究團隊
(二)科研項目
1. 碳的低溫氧化形成機製與自爆轟工藝製備納米核殼結構🤵♂️,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8ZR1417000)🛜,2018—2021,主持
2. 低熱固相氧化反應合成核殼結構碳包覆金屬硫、氧化物納米晶及其鋰電性能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4ZR1419400)🟤♜,2014—2017🪕,主持
3. 碳包覆四氧化三鐵粉體的製備及性能研究,橫向▪️,2023—2024🍶,主持
4. 高比表面積納米碳的超低溫液相氧化合成及反應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51002094),2011—2013🚒,主持
5. 微乳輔助溶劑熱法合成高比表面積納米碳及反應機理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12YZ124)🏌🏿♀️,2012—2014,主持
6. 多孔碳空心微球的合成及其超級電容器應用基礎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0ZR1413400)🌿,2010—2013💱,主持
7. 納米碳的超低溫氧化合成及反應機理研究,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2009—2011👋🏻🖖🏽,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成果
[1] Liu B, Ke S, Lin J, et al.Confined space self-propagating room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carbon-encapsulated Fe3O4 nanocrystals and its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J]. Nanotechnology,2019🧗🏻🚪,30(43): 435603.
[2] Liu B, Ke S, Shao Y, et al.Formation mechanism for oxidation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and detonation process for core-shell structure [J]. Carbon, 2018, 127: 21-30.
[3] Liu B, Shao Y, Xiang X, et al. Highly efficient one-step synthesis of carbon encapsulated nanocrystals by the oxidation of metal π-complexes[J]. Nanotechnology, 2017, 28(32): 325603.
[4] Liu B, Shao Y, Xiang X, et al. Low-temperature one-step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carbon-encapsulated TiO2 nanocrystal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Ionics, 2017, 23: 2013-2024.
[5]Liu B, Fan C, Chen J, et al. Low temperature in situ synthesi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various carbon-encapsulated nanocrystals by the electrophilic oxidation of metallocene complexes[J]. Nanotechnology, 2016, 27(7): 075603.
[6]Liu B, Shao Y, Zhang Y, et al. Highly efficient solid-state synthesis of carbon-encapsulated ultrafine MoO2 nanocrystals as high rat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J].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6, 18: 1-10.
[7]Liu B, Fan C, Chen J, et al. Low temperature one-step synthesis of carbon co-encapsulated NiS2, NiS and S8 nanocrystals by electrophilic oxidation of nickelocene[J]. Materials Letters, 2015, 142: 90-93.
[8]Liu B, Zhang F, Wu Q, et al. 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carbon encapsulated Fe7S8 nanocrystals as high performance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5, 151: 60-65.
(四)代表性專利成果
1. 2023年10月17日,非晶納米碳顆粒/石墨烯氣凝膠復合材料的製備方法。授權號:ZL202210717358.0 [P],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二發明人)
2. 2022年9月16日🙆🏻♂️,一種活性輕質氧化鎂泡沫粉體及超輕氧化鎂泡沫陶瓷及製備方法。授權號👩🏼🔬:ZL202011247023.4 [P]🤸🏻,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3. 2022年2月15日🥍😣,一種碳包覆四氧化三鐵納米晶的低溫宏量製備方法🩴。授權號:ZL201811358928.1 [P],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4. 2021年1月26日🧑🏼🦱,一種碳包覆二氧化錫納米顆粒的製備方法。授權號:ZL201711262699.9 [P],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二發明人)
5. 2016年3月23日🍙,一種碳包覆不同種類納米晶的低溫氧化製備方法。授權號:ZL201410031492.0 [P],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五)科研獲獎情況
1.“深海石油鉆采裝備關鍵部件蝕損防護材料研製及塗覆應用技術”獲得2017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四)
2.“低溫宏量製備納米碳材料技術”獲得2020年第三十二屆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優秀發明金獎(排名第一)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主講本科生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概論
主講研究生課程🧑🏿🔧:納米材料學
(二)教學成果及獲獎情況
2020年獲第三屆意昂3平台思政教學大賽一等獎
2020年獲上海市重點課程(材料科學基礎)
2022年獲第三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校賽)三等獎
(三)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 2023年指導本科生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獲三等獎
2. 2022年指導研究生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獲銅獎
3. 2022年指導研究生參加第九屆上海市大學生新材料創新創意大賽獲二等獎
4. 2022年指導研究生參加“cleer杯”第一屆中國研究生“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中獲三等獎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一)科技成果轉化
2019年12月🤤,一種碳包覆不同種類納米晶的低溫氧製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410031092.0👨🏼🍳,發明人:劉伯洋👏🏿🏜,陳建偉🚫,吳錢林,陳海龑🧓🏻,李文戈🙆🏻♂️👩🏽💻,董麗華👩🏿🌾,尹衍升)轉讓給左成(上海)新材料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其它榮譽
1. 入選上海市人才計劃1項
2. 劉浩清教育優秀獎(優秀教師獎)⛲️,校級,意昂3平台,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