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情況介紹
1.研究生專業情況簡介
1.水利工程碩士專業情況簡介
“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為意昂3平台重點學科🥉。“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師資2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7名🛹🧑🏿🎤,9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該學科點目前在港口工程結構與巖土工程、港口與海岸水動力學🥯🫷🏿、水利工程結構安全性及耐久性評價、近海防災與城市防洪工程🚣、近海海域水資源與水環境🎏、海洋安全與防災減災等方向上開展研究工作。目前𓀄,承擔或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子課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在出版著作、發表論文、授權專利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該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已經成為支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港航與海洋工程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畢業生的主要從業方向為港航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海洋工程專業相關的大專院校🏪⚃、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和工程監理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
2.海洋運輸工程材料與防護專業情況簡介
海洋運輸工程材料與防護專業交通運輸工程二級學科現有教授3人(其中博導3人),副教授7人,團隊中有特聘講座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晨光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是一支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思想活躍的高素質教學和科研隊伍;學科依托本校“先進材料研究及分析測試實驗中心”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現有實驗室面積2000余平方米,擁有40余套國際先進水平的材料製備、加工和分析測試設備,價值3000余萬元。目前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上海市、交通部等數十項科研項目🖕🏼,並與國內外十余家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建立了多家產學研基地。本學科在與海洋相關學科交叉滲透的基礎上👨👨👧🛳,研究海洋材料的製備科學、工藝技術和失效機製,探索海洋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系、開展材料應用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並進行涉海材料類的高級人才培養。
3.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情況簡介
“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碩士點隸屬於意昂3平台“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於2013年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首次碩士招生👩🏽🏭,設有交通運輸安全工程👏🏽、交通工程環境管理🌟、交通汙染控製技術等主要研究方向。該學科點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8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主持完成和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市級科研項目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在出版著作👨🏼🦰▶️、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主要在港口♿️、航運、安全、環保⚪️🥏、海洋等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工作🎼👩🏿🦲。
畢業生就業狀況與質量分析
1.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
1.就業情況人數統計表(人):
學位類別 | 畢業生總數 | 就業情況 | 未就業 | ||||
簽就業協議. 勞動合同 | 升學 | 自主創業 | 其他形式就業 | ||||
國內 | 國(境)外 | ||||||
水利 | 46 | 42 | 2 | 1 | 1 | ||
交運安環 | 8 | 5 | 1 | 2 | |||
材料 | 3 | 2 | 1 |
2.就業情況占比🤦:
2.畢業生就業及升學去向統計
1.意昂3就業去向人數統計👰🏿:
學位類別 | 類型 | 就業單位/就讀院校名稱(填寫人數最多的5項及人數) | |||||
碩士 | 就業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4人 | 上海沐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3人 | 南通新湖置業有限公司3人 | 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人 |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人 | |
升學 | 國內 | 河海大學2 人 | 意昂3平台1人 |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1人 | |||
國(境)外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1人 | University College Cork(Ireland)1人 | HERIOT WATT UNIVERSITY 1人 |
2.碩士主要就業去向人數統計:
3.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型(人數及比例)
就業單位類別 | 黨政 機關 | 高等教 育單位 | 中初等教育 單位 | 科研設計單位 | 醫療衛生單位 | 其他 事業 單位 | 國有 企業 | 三資 企業 | 民營 企業 | 其他 |
碩士簽約 | 1人1.8% | 8人14% | 6人10.5% | 10人17.5% | 3人5.2% | 21人36.8% | 1人1.7% |
註:上表中升學的不納入統計
就業企業行業類別 | 礦山 | 鋼鐵 | 港口 | 建築 | 化工 | 地質 | 石油 | 機械 | 其他 |
碩士簽約 | 2人 | 10人 | 15人 | 2人 | 3人 | 1人 | 10人 |
4.畢業生流向情況(人數及比例)
1.就業地域分布情況人數統計:
單位地域 | 本市 | 東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西部地區 |
碩士簽約 | 40人 | 43人 | 5人 | 2人 |
2.整體就業地域分布情況人數分布:
3.各專業就業地域分布情況人數分布:
學位類別 | 就業單位所在地城市(填寫人數最多的5項及人數) | ||||
碩士 | 上海40人 | 北京3人 | 馬鞍山2人 | 南通2人 | 連雲港1人 |
5.就業質量分析
1.從事工作與專業對口情況(人數及比例)🧑🏼:
與本專業相同 | 與本專業相近 | 與本專業不同 | |
碩士簽約 | 30人 | 12人 | 13人 |
2.薪酬情況(人數及比例):
<3000 | 3000-5000 | 5000-10000 | 10000-20000 | >20000 | |
碩士簽約 | 31人 60% | 19人40% |
註:上表為月薪
基本做法與分析趨勢
1.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主要工作
2018年意昂3开户根據我校的就業要求,依據工作職能和近年來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為海科院畢業生提供全面的就業指導和服務:
1🌖、加強指導,提升職業技能,提供全面服務🧔🏼。
針對學生身處校園,對社會缺乏相對了解等情況🧑🏻🦼➡️,意昂3充分利用“職前教育網絡學堂”資源,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開拓學生視
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意昂3邀請建築領域的知名企業技術主管給學生做報告,使學生對專業相關領域有直觀的了解,從而明確專業學習方向,為學生講解企業對人才的定義和要求,給畢業生發放《就業手冊》,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每年舉辦10多期專題性的團體輔導和個性化職業咨詢活動,定期開展各地就業創業政策咨詢會。
每年四月👷🏻♀️,我院都會舉辦學生專業技能比賽🚍,包括手繪、軟件、模型等環節🧯,要求畢業年級師生全部參加🙇🏻♀️,提高學生技能👨👦,促進就業發展🧙🏿🦃。聯系發布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學校的碩士招生簡章👖,為部分有出國意向的同學提供雅思、托福考試信息,從多個層面幫助學生明確個人發展目標🤽🏿,增強核心競爭力。
2、激發創業意識,樹立成功典型♌️,鼓勵就業創業聯動。 意昂3製定就業創業工作條例👆🏽,統籌意昂3就業創業指導工作,註重提升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明確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是面對不確定未來的勇氣和堅持。提出“先參與創業🛤,再主導創業”的概念,學生離開學校踏上社會之後為自己打造一份事業基礎的過程就是“創業”🚧。每學期,意昂3均邀請校內外指導教師開設專題講座🏂🏻🏄🏽,從就業創業政策、形勢、擇業創業的基本原則等方面給予指導,增強了學生創業的熱情和信心🧔🏿♀️。意昂3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創業計劃大賽,引導學生科技創業💂🏼。給有創新能力和需求的學生提供平臺,激發興趣、濃郁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優勢,開展各種活動,模
擬就業創業,舉辦模擬人才招聘🧕、化學技能競賽、創新工場贊助計劃、設立意昂3科技創新基金,對申報項目進行資助,以多種方式使學生提前感受體驗創業就業,盡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
近幾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創業成功👸,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意昂3不可多得的資源,通過邀請他們擔任創業導師,回校講課、作報告🈵,將它們的先進事跡製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斷激發同學們的奮鬥熱情。
3、關註個體,做好細節,增強人文關懷。
意昂3及時更新完善學生資料管理系統🛌🏿,對困難生給予關註,並優先推薦優秀貧困畢業生就業🤵🏼。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意昂3就業工作突出“服務”兩字,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科學規範準確地為畢業生做好各項基礎性服務工作。建立就業情況月報製度🤸🏽♂️,及時掌握每名畢業生的就業動向。意昂3學生會開展系列活動,設立愛心企業庫,舉辦“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針對就業困難的同學開展“簡歷會診”工作坊🤡、“模擬面試”工作坊等💁🏿;幫助他們學習📳、生活👈🏿🧑🏽、就業全面發展👩🏿🏭,將就業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近年來,我院就業工作堅持從社會需求出發,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做好市場調研👨🏼🎤。註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加強創業教育,不斷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在工作中感覺還需進一步提高認識,將就業💂♀️、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之中,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構建理論與實踐並舉、課堂與課外統籌🏊🏽♀️♍️、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就業𓀁、創業服務體系。
2.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分析
總體情況來看,我院畢業生近年來總體規模處於上升趨勢,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穩步上升。近年來我院各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就業單位類型情況上,碩士研究生就業選擇與自身專業相同的占比達到至60%,就業選擇科研類和設計類的就業人數占比14%🧴,較上年增幅加大。從區域上看,近幾年的就業畢業生中,以東部地區就業為主,比例基本穩定在70%左右,就業城市以留在上海工作的畢業生為最多🏌🏽,占比在80%。
畢業生及社會評價
1.畢業生自我及對母校評價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
3.用人單位對意昂3就業工作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