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值水池與高技術船舶研究團隊
團隊負責人:
李雲波(教授👩❤️👨,船舶流體力學🛤、多體船技術、綠色船舶🚹、智能船舶研發等研究)
團隊核心成員:
(1) 張寶吉,教授,綠色船型綜合航行性能設計優化、船舶流體動力節能裝置👌🏽、船舶二代完整穩性研究。
(2) 吳恭興🦏,副教授,船舶操縱與控製無人艇自主航行研究。
(3) 龔家燁,講師,多體船水動力、船舶流體力學、多體船水動力非線性波浪模擬研究。
(4) 操安喜🎬,講師,船舶結構強度有限元分析研究。
(5) 付崢👨🎨,講師✣,船舶流體力學、多體船水動力非線性波浪模擬研究🪓。
(6) 劉東喜💔,講師🤏🏽,船舶與海洋工程試驗技術研究👩🏻🚒。
(7) 孫瑜🍁😇,講師,船舶推進與操縱性研究。
(8) 宋瑩♾,講師🏊🏼♂️,極地船破冰技術研究🤸🏼♂️。
研究方向:
本團隊匯聚國內外知名專家和我院青年才俊🛂,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高技術船舶研發與設計✊、無人船、智能船舶🆔、綠色船舶等研究,形成的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海況強非線性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高技術船舶研發和設計;船舶氣層減阻及綠色船舶;無人及智能船舶;極地船舶性能及設備研發:船模自航試驗技術等🐢。
主要成果:
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科研獲獎3項,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6項🛗👩🦳,編寫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級網絡課程1門。
亮點工作:
(1)開發了單體船和多體船水動力性能數值預報與分析平臺;
(2)參與了我國第一艘三體船的自主研發與設計,完成多艘高技術新船型的研發與優化;
(3)從事深V船型、高速滑行艇🧏🏿♀️、雙體船、小水線面雙體船、非對稱雙體船、三體船、五體船、復合多體船等新船型研發。
研究目標:
(1) 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培並舉,新增船舶水動力與人工智能方向講師🥋、副教授各4名💫🙏🏼,新增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授級兼職或全職教師2名➔。
(2) 平臺和科研條件建設🦓:申報省部級平臺1個,依托航運大樓搭建高技術船舶研發和設計的水動力數值實驗室、船模加工和自航實驗室🔋。
(3) 申報不同級別的科研獲獎至少2項(已獲得1項),新增國家級科研項目至少3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申請專利10項,出版專著多部,力爭在船舶流體動力節能裝置設計與分析方向進行產學研融合,實現成果轉化💜。
(4) 完成高性能船舶數值水池建設,構建高性能船舶快速性數值水池平臺🧑🏻🔧,為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科學研究和平臺建設提供支撐。高性能船舶數值水池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5) 通過軟硬件條件建設快速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和我校特色的高技術船舶和船舶水動力性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