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北華 外聘導師
叢北華,博士🫶🏽,同濟大學副研究員👨🏻⚕️,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0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後👨🏿🏭,香港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國家應急管理部城市安全風險監測與預警重點實驗室特聘專家🎅🏽,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特聘專家👸、意昂3平台安全科學與工程學位點外聘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清潔高效滅火機理與技術🫐,新能源火災預防與撲救技術、船舶與航空器防火技術,地下空間火災動力學演化與防治技術🙇🏼、火災大數據與智慧消防物聯網、消防滅火救援與火災事故調查技術🏇🏼。主持/參加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863”🎚、“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科技重點攻關項目、國防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六十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技術專利30余項,軟件著作權10余項🤛。主持/參與編寫了國家《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程》、《細水霧滅火裝置》、《細水霧滅火系統選用與安裝》國家圖集、《建設工程消防物聯網技術規程》等國家行業標準20余項。參與了上海長江隧道、上海中心大廈、港珠澳隧道、國家會展中心等20余項國家重點工程消防安全咨詢,獲得上海市工程咨詢行業協會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優秀建築工程標準設計二等獎。
1. 基本情況
叢北華,博士後✔️,同濟大學副研究員🏃🏻♀️➡️,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意昂3平台安全科學與工程學位點外聘碩士生導師↔️。
2. 學術及社會兼職
(1)國際燃燒學會會員
(2)國際火災學會會員
(3)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學會委員
(4)國家應急管理部城市安全風險監測與預警重點實驗室特聘專家
(5)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特聘專家
(6)中國建築學會綜合防火技術分會理事
(7)中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固定滅火系統分會委員
(8)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船舶消防分會委員
(9)中國消防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10)中國航空學會飛機防火分會委員
(11)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委員
3. 科研方向
(1)清潔高效滅火機理與技術
(2)新能源火災預防與撲救技術
(3)船舶與航空器防火技術
(4)地下空間火災動力學演化與防治技術
(5)火災大數據與智慧消防物聯網
(6)消防滅火救援與火災事故調查技術
4. 教育背景
(1)2001.9-2006.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安全技術及工程, 博士
(2)1999.9-2001.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電子技術與工程系, 電子工程, 本科, 雙學士
(3)1997.9-2001.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熱科學與能源工程系, 安全工程, 本科, 學士
5. 科研項目
主持/參加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863”🤵♂️😨、“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科技重點攻關項目、國防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六十余項。參與了上海長江隧道、上海中心大廈🏇、港珠澳隧道、國家會展中心等20余項國家重點工程消防安全咨詢,獲得了上海市工程咨詢行業協會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優秀建築工程標準設計二等獎🔨。近五年主持的項目如下所示。
序號 | 年度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項目執行時間 |
1 | 2021 | 崇明鄉村民宿消防安全治理研究 | 崇明消防支隊 | 2021.8-2022.7 |
2 | 2021 | 地鐵車站消防管理標準化 | 申通地鐵集團 | 2020.1-2022.4 |
3 | 2021 | ***火災仿真與縮比例試驗研究 | 中船重工708所 | 2021.8-2022.12 |
4 | 2021 | 兩機項目-發動機通風排液滅火試驗研究 | 中國商發 | 2021.6-2023.12 |
5 | 2021 | 粉塵爆炸調研 | 閔行消防支隊 | 2021.3-2021.6 |
6 | 2021 | 無錫竺山湖隧道消防專項研究 | 華設集團 | 2020.11-2021.1 |
7 | 2021 | 社區微型消防站數字預案 | 虹口消防支隊 | 2020.9-2021.6 |
8 | 2020 | 市域鐵路機場連接線申昆路地下停車場消防專項研究 | 中鐵上海設計院 | 2020.1-2020.12 |
9 | 2020 | 臨港冰雪天地防火測試 | 耀雪置業有限公司 | 2020.10-2020.12 |
10 | 2020 | 飛機發動機高溫熱表面著火規律研究 | 中國民航大學 | 2021.1-2022.12 |
11 | 2020 | UIC二期-航空發動機附件傳動系統部件齒輪箱防火與符合性驗證技術 | 中國商發 | 2021.1-2023.12 |
12 | 2020 | 電動汽車電池毒性及爆炸危害研究 | 海南消防總隊 | 2020.7-2022.7 |
13 | 2020 | 青浦區“十四五”消防規劃 | 青浦消防支隊 | 2020.1-2020.12 |
14 | 2020 | 基於VR的火災調查培訓研究與示範 | 2020年上海市科委創新行動計劃項目 | 2020.6-2022.6 |
15 | 2020 | 人員密集場所分類分級管控研究 | 上海反恐研究中心 | 2020.1-2020.12 |
16 | 2020 | X射線工程機櫃探火管滅火性能試驗 |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 | 2020.8-2021.12 |
17 | 2020 | 松江區“十四五”消防規劃 | 松江消防支隊 | 2020.1-2020.12 |
18 | 2020 | 大型地下聯系隧道(環道)運行環境及消防研究 | 重慶林同炎設計研究院 | 2020.1-2020.12 |
19 | 2020 | 普陀區“十四五”消防規劃 | 普陀消防支隊 | 2019.12-2020.6 |
20 | 2020 | 基於粉塵爆炸模擬裝置的消防員滅火行動安全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 閔行消防支隊 | 2019.12-2020.6 |
21 | 2019 | 典型滅火劑滅火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 中國商發 | 2019.12-2020.12 |
22 | 2019 | 人工智能賦能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 | 2019年上海市科委創新行動計劃項目 | 2019.10-2022.9 |
23 | 2019 | 上海市社會發展科技中長期與“十四五”規劃研究-城市安全 | 2019年上海市科委軟科學項目 | 2019.10-2020.11 |
24 | 2019 |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火災防控裝置的性能試驗 | 南京空鷹消防公司 | 2019.1-2020.6 |
25 | 2019 | 滅火劑管網輸運特性試驗研究 | 中國商發 | 2019.1-2019.12 |
26 | 2019 |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無錫段太湖隧道消防安全評估與實體火災實驗研究 | 中設集團 | 2019.1-2020.8 |
27 | 2018 | 超大型城市的公共安全風險防控技術研究 | 2018年上海市科委軟科學項目 | 2018.6-2019.5 |
28 | 2018 | 關於建立基於BIM的防災減災模擬訓練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 上海市住建委 | 2018.1-2018.12 |
29 | 2018 | ***立體防控技術應用示範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13項目 | 2018.1-2020.12 |
30 | 2018 | 城市地下大型綜合體應對重大突發事故應急保障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 2018年上海市科委創新行動計劃項目 | 2018.7-2021.6 |
31 | 2017 | 黃浦區產業結構升級中消防安全的風險評估研究及對策 | 黃浦區政府 | 2017.8-2018.7 |
32 | 2017 | 1000AX短艙防火試驗 | 中國商發委托項目 | 2017.1-2018.1 |
33 | 2017 | 民發專項-發動機短艙部件防火試驗中流固熱力耦合機理與仿真研究 | 中國航空科學基金項目 | 2017.10-2019.9 |
34 | 2016 | 城市基礎設施軟土工程災害應急準備能力評估研究與示範應用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1-2020.12 |
35 | 2016 | 發動機典型火災試驗與數值模擬研究 | 同濟大學、上海市教委🙋🏿♀️、中國商發聯合項目 | 2016.1-2017.12 |
6. 期刊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技術專利30余項,軟件著作權10余項。主持/參與編寫了國家《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程》🌭、《細水霧滅火裝置》、《細水霧滅火系統選用與安裝》國家圖集、《建設工程消防物聯網技術規程》等國家行業標準20余項。近三年期刊論文發表情況如下:
(1) Yan Cui, Jianghong Liu, Xin Han, Shaohua Sun, Beihua Cong,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ppressing lithium-ion battery pack fires from electric vehicles, Fire Safety Journal, 2022, 129: 103562.
(2) 裘明哲, 崔言, 牛帥傑, 叢北華, 水噴霧系統抑製電動汽車火災有效性實驗研究,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22, 41: 82-86.
(3) Xuanyi Zhou, Anjia Ying, Beihua Cong, Hideki Kikumoto, Ryozo Ooka, Luyang Kang, Hanshi Hu,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unstabl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on airflow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around a rectangular building,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21, 211: 104526.
(4) 叢北華, 韓新, 幹思詩, 孫少華, 超長地鐵區間隧道高壓細水霧試驗與應用研究, 地下空間學報, 2021, 17: 706-711.
(5) 焦宇, 王子意, 熊濕, 叢北華, 汪金輝, 王歡, 火災環境下鋼結構力學響應行為研究回溯與前瞻,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21, 21: 1496-1505.
(6) Weili Wang, Jiayu Rong, Qinqin Fan, Jingjing Zhang, Xin Han, BeihuaCong, Data-driven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movement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1, 2021: 5580910.
(7) Zhiming Fang, Jiahao Huang, Zhongyi Huang, Lingzhu Chen, BeihuaCong, Liying Yu. An earthquake casualty predi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burial and rescue. Safety Science, 2020, 126: 104670.
(8) Xiaolian Li, Rui Ye, Zhiming Fang, Yihua Xu, Beihua Cong, Xin Han, Uni- and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through zigzag corridor in a tourism area: A field study. Adaptive Behavior, 2020, 29: 1-16.
(9) Beihua Cong, Xin H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moke confinement by water spray in tunnel fire, Proceedings from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nnel Safety and Security, 2020.
(10) Xin Han, Shaohua Sun, Beihua Cong.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re detection systems for underwater tunnel, Proceedings from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nnel Safety and Security, 2020.
(11) Qinqin Fan, Weili Wang, Xin Han, Beihua Cong. State parameters prediction of fire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 Logistics Engineering, 2019.
(12) 鄒麗, 叢北華, 李賢斌, 長大隧道細水霧降溫技術的仿真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9, 41: 124-129.
(13) Na Kang, Yueping Qin, Xin Han, Beihua Co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release rate measurement in tunnel fires. Fire and Materials, 2019, 43: 381-392.
(14) 倪震楚, 叢北華, 鄒麗, 采用FDS研究微模塊機房預作用滅火系統可用充水時間, 給水排水, 2019, 11: 108-112.
(15) 李賢斌, 濮凡, 鄒麗, 高郭平, 叢北華, 古建築木板壁結構對室內火蔓延過程影響規律研究,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9, 11: 45-50.
(16) 韓新, 叢北華, 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風險防控的主要挑戰—以上海市為例, 上海城市管理, 2019, 4: 4-10.
7. 招生計劃
2022年,擬招收“安全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碩1-2名。
8. 聯系方式
郵箱🚴🏼♂️🙋🏻♂️:liujh@shmtu.edu.cn; bhcong@tongj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