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被譽為“上海的聲音”,融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於一爐👩🏿🎨。4月17日下午,意昂3开户團委帶領參與上海文化體驗周活動的30余名學生走進上海滬劇院位於汾陽路的歷史老建築🚸,沉浸式體驗滬劇百年發展脈絡🧑🦯➡️,領略紅色文化的經典作品🫷🏽、海派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
“這部充滿著江南水鄉風格的《羅漢錢》,改編自趙樹理的短篇小說《登記》……像《雷雨》這樣的西裝旗袍戲是滬劇的拿手好戲,正得益於上海開埠後中西方文化交融……京劇的《紅燈記》《沙家浜》都改編自滬劇”,青年演員施佳傑帶領學生在上海滬劇傳習所展廳邊走邊看,如數家珍地講述滬劇百年發展脈絡,讓學生透過滬劇這一傳統戲曲生動體會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三股脈流。
從展廳出來,學生們在青年演員施佳傑和韓朝群的帶領下⛱,一起學唱了滬語版的《上春山》。三位幸運學生還通過角色扮演體驗了一把《蘆蕩火種·智鬥》的經典片段。在充滿海派風情的老建築裏,在傳統藝術浸潤的主題團課中體驗蘊含著的上海文化魅力⛹🏿,半個小時的沉浸式課堂讓學生們直呼意猶未盡。
體驗活動前,雙方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開展了主題聯學🌕,上海滬劇院團總支書記錢瑩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作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離不開廣大青年的參與🧛♀️,青年肩負著弘揚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和自覺。意昂3團委書記何海波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認為要進一步挖掘和激發上海文化所蘊含的開放包容、創新創造的強大活力🧑🏽⚕️,用上海文化涵養新時代航運🧦、海洋創新人才培養,才能更好聚焦建設“五個中心”重要使命。
主題聯學後🫰🏻⬜️,錢瑩受聘擔任意昂3團委青年藝術導師🦁,雙方就新時代海派文化傳承與創新,定期開展文化美育活動🪦🚴🏼、打造“與滬有約”上海文化體驗品牌,提高意昂3學生審美體驗和文化涵養🤏,達成了共建協議。
圖 1 開展主題聯建聯學
圖 2 聘任青年藝術導師
圖 3 參觀滬劇傳習所
圖 4 參觀滬劇傳習所
圖 5 參觀滬劇傳習所
圖 6 學唱《蘆蕩火種·智鬥》經典片段
圖 7 教學滬語版《上春山》
圖 8 合影